《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05期
322-325
出版日期:2016-10-26
ISSN:1007-0478
CN:42-1402/R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GF-1水平与神经功能及颈动脉斑块的关系
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脑梗死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脑梗死患者存在诸多临床症状,如记忆力减退、神经功能受损,致残率高,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脑梗死是2型糖尿病的常见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病率达3.5%以上,可加重患者病情,致使预后不良,并至死亡率明显增加[1-3]。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发病与诸多因素有关,其中,炎性反应、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及免疫功能失衡均为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4-6]。近期研究[7-8]显示,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除与糖尿病发病有关,在脑梗死的发病中亦起重要作用。IGF-1除了具有调节血糖水平的作用,对机体神经组织亦起一定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IGF-1的水平,旨在探讨血清IGF-1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及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0月期间被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参考
参考文献[5-6])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69.51±6.82)岁,体质量指数(25.61±2.69)kg/m2,收缩压(147.28±16.65)mmHg,舒张压(87.69±9.62)mmHg; 6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按照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不同分为无斑块10例, 稳定斑块22例,不稳定斑块28例(均经彩超检测确诊)。选择同期被我院收治的单纯急性脑梗死的老年患者40例作为疾病对照组,平均年龄(68.75±6.79)岁,体质量指数(25.17±2.76)kg/m2,收缩压(147.09±15.76)mmHg,舒张压(86.71±8.76)mmHg; 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老年健康者40名为健康对照组,平均年龄(67.32±5.39)岁,体质量指数(24.37±2.07)kg/m2,收缩压(145.69±11.82)mmHg,舒张压(91.39±10.26)mmHg。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脑梗死组、对照组3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入组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获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病例纳入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符合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5-6]; 无全身系统疾病; 知情同意。
1.2.2 排除标准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近期急性感染; 孕妇; 炎症性肠病; 有精神疾病史; 有酒精药物滥用史; 未完成随访者。
1.3 方法
1.3.1 标本采集 用真空干燥管抽取空腹静脉血4 mL; 上述标本以1500 r/min离心10 min后取上清液。
1.3.2 IGF-1水平的检测 采用双抗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GF-1等指标,试剂由卡迈舒(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用芬兰Labsystems生产的Muhiskan MK 3酶标仪,检测指标的吸光度值,并绘制标准曲线计算IGF-1的水平。
1.3.3 神经功能评估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于发病1周、2周时行神经功能评估; 采用改良 Rankin 量表(MRS)于90 d时行神经功能评估。
1.3.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6.0软件,计量资料执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法,采用Pearson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3组不同时间血清IGF-1水平比较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1周、2周时IGF-1水平均低于脑梗死组和对照组,而脑梗死组IGF-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3组不同时间血清IGF-1水平比较((-overx)±s,ng/mL)
组别 例数 IGF-水平1周 2周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组
(n=60)60 88.05±10.61*# 112.98±20.16*#脑梗塞组(n=40)40 105.19±12.75* 128.95±23.18*对照组(n=40)40 152.49±25.96 152.31±27.36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脑梗死组比较#P<0.05
2.2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脑梗死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1周、2周时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均高于脑梗死组患者(P<0.05);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患者90dMRS评分高于脑梗死组患者(P<0.05)(表2)。
表2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脑梗死组患者神经功能
缺损评分比较((-overx)±s,分)
组别 NIHSS评分1周 2周 90 dMRS
评分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
(n=60)7.41±1.76* 4.37±1.79* 2.27±0.71*脑梗死组(n=40)5.39±1.51 2.59±1.38 1.66±0.62
注:与脑梗死组比较*P<0.05
2.3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患者血清IGF-1水平与NIHSS评分、MR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显示,1周、2周时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IGF-1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负相关(r=-0.561,P=0.006; r=-0.672,P=0.000); 1周、2周时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IGF-1水平与MRS评分均呈负相关(r=-0.426,P=0.016; r=-0.445,P=0.009)。
2.4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患者血清IGF-1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
随着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的加重,血清IGF-1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表3)。
表3三组不同时间点血清IGF-1水平比较((-overx)±s,ng/mL)
组别 1周 2周无斑块组(n=10)106.17±18.76*# 120.32±20.69*#稳定斑块组(n=22)90.39±14.32* 109.51±16.92*不稳定斑块组(n=28)82.02±10.56 100.16±14.18
注:与不稳定斑块组比较*P<0.05,与稳定斑块组比较#P<0.05
3 讨 论
IGF-1位于12号染色体上,由氨基酸构成,可调节胰岛素敏感性,进而起调节血糖的作用。研究[9-10]已证实,IGF-1与糖尿病关系紧密,IGF-1的表达在糖尿病发病及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IGF-1不仅具有调节血糖的功能,对机体的神经组织亦具有调节及保护作用[11-12]。机体脑部受损时,IGF-1可被激活,通过释放多种保护因子对机体的神经组织进行保护。研究显示,发生脑梗死的机体在发病后会出现IGF-1水平的动态变化,IGF-1可呈降低趋势[13-14]。本研究显示,脑梗死患者在1周、2周血清中IGF-1水平均低于健康人群。本研究实验结果亦进一步证实了国内外研究结果。
我国是糖尿病多发国家,而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明显大于非糖尿病患者(为2~4倍)。因此本研究亦同时检测了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发病后血清IGF-1的水平变化。本研究检测结果显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发病后IGF-1水平均较健康人群下降,亦低于单纯脑梗死患者。表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IGF-1水平下降程度较重,对神经组织的保护作用减弱。
本研究亦采用NIHSS评分、MRS评分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的评估。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1周、2周时NIHSS评分、90 dMRS评分均高于单纯脑梗死患者。表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受损重于单纯脑梗死患者。而相关性分析亦显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IGF-1水平与NIHSS评分、MRS评分均呈负相关。表明IGF-1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明显相关。IGF-1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神经组织起保护作用[15-16]。
本研究亦对不同严重程度颈动脉斑块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IGF-1水平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随着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的加重,患者血清IGF-1水平呈现降低趋势。表明血清IGF-1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亦有关[17]。
有关血清IGF-1在血清中表达情况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国内外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新意。本研究结果与Raimund等[15]研究结论一致。但在Raimund等[15]的研究中研究者并未对血清IGF-1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的关系做进一步探讨,因此这是本研究与国外研究区别之处。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病例规模较小,且未对IGF-1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发病及进展过程中的具体信号通路进行深入探讨,因此后续本研究组仍然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IGF-1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血清中呈现异常表达,IGF-1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及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密切相关。